成文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是党政机关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确定成文时间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它的作用却很大。公文如果没有生效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纸空文。 一、成文日期的确定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据此,成文日期的确定有以下几种情形。 1.- q! F9 G2 Q* Y$ x( M
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的日期 会议通过的决议,其成文日期以会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为准。如: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其成文日期为2016年10月27日;2016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议》,其成文日期为2016年11月11日。 会议通过的公报,其成文日期以会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为准。如:2018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其成文日期为2018年1月19日。 会议通过的决定,其成文日期以会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为准。如: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其成文日期为2018年2月28日。 但是,常务会议、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类公文,成文日期往往并非会议通过的日期,而是文稿最终定稿的签发日期。 2.
2 c, Y% [) k6 r E1 S" I成文日期署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公文签发是发文机关负责人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绝大多数公文的成文日期是以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如:《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令第698号),2018年3月19日由李克强总理签发,因此其成文日期也就是2018年3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闽政〔2018〕26号),2018年11月20日由唐登杰省长签发,其成文日期为2018年11月20日。 实际工作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公文既是会议审议通过,又是负责人签发的情形。大多数文稿在会议原则上通过后,还需要按照会议精神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加之公文运转需要一定时间等原因,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多在会议通过数天之后。这时,其成文日期便是负责人签发日期。如:《快递暂行条例》(国令第697号)已经2018年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2018年3月2日由李克强总理签发,其成文日期便是2018年3月2日。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文的成文日期并非送签顺序的最后签批负责人签批的日期,还有的公文成文日期并非签发人签批的日期。《条例》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由此,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制发的上行文可由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签发,或根据需要报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甚至主要负责人签发。但是,标注在办公厅(室)上行文“签发人”区域内的负责人姓名应是办公厅(室)“一把手”的姓名。如办公厅主任签发意见为“经××副市长审阅后发”,或副市长签署意见为“请办公厅主任签发”,其“签发人”应为办公厅主任,但前者的成文日期为副市长的签批日期,而后者的成文日期为办公厅主任的签发日期。 3.
* p; X' O# [* j+ b4 p成文日期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条例》规定,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涉及多个机关工作的联合发文,应做好会签工作,使各机关负责人均履行签发手续,承担相应责任。联合行文时,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如: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8〕4号),其成文日期为最后一位负责人的签发日期2018年4月26日。 实际工作中,有的一律按主办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作为成文日期,这是不准确的。 4.
8 |) [7 W; F# K$ V% Y$ t电报的成文日期署实际发出日期 电报的成文日期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7〕12号),2017年11月30日以电报形式分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其成文日期即为2017年11月30日。 二、成文日期与生效日期的差别 公文的生效日期是指公文内容开始发生效用的日期。生效日期可以与成文日期相同,也可以与成文日期不同,生效日期与成文日期二者是有差别的。有些公文,除成文日期外,还有会议通过的日期、批准日期或明确规定的生效日期。如:《快递暂行条例》(国令第697号)已经2018年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文经会议通过的日期为2018年2月7日、成文日期为2018年3月2日,但其内容生效日期为2018年5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令第698号),文中写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生效日期便是公布之日。 三、成文日期与印发日期的差别 标识印发日期是为了准确反映公文的生成时效。一般来说,公文在领导签发之后,也就是生效时间之后,往往需要经过打字、校对、复核等环节。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时间为准,是为了界定成文日期与印发日期的区别。要特别注意成文日期与印发日期在时间上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亦即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公文只有签发了才能印发,印发日期于成文日期之后形成,印发日期只能晚于成文日期,而决不可能早于成文日期。 应当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为此,对于主动公开的公文,印发日期与成文日期相差不应超过20个工作日,否则就无法按时公开。通过了解成文日期与印发日期的时间差,既可以使发文机关掌握制发公文的效率,也可以使收文机关掌握公文的传递时间,如印发日期与送达的时间之差超出正常送达所需时间,应及时了解情况,落实办文时限和责任,提高办文效率。 四、成文日期的格式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n4 _ ^2 Y; c' h
9704—2012,以下简称《格式》)规定,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成文日期的具体位置, 通常有两种情况:文尾标注和题下标注。 1.
: \$ d* }7 E S7 V2 C; `: r文尾标注 文尾标注因是否加盖印章而不同。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因印章要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为此,成文日期的上下位置要依印章的位置而定,使得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如发文机关署名字数大于成文日期长度,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2.
, U, L; G8 s; [( j" V- ^! z题下标注 题下标注主要用于经会议通过的决议、公报、决定,其成文日期放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并加括号,通常写成“(×年×月×日×××会议通过)”,写明会议名称和通过日期。如:《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议》(2016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18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出台的决定、意见,通常采用题下标注,其成文日期放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并加括号,通常写成“(×年×月×日)”,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2018年4月11日)。 (作者:苏武荣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作者单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
8 C9 L8 U) H }, f- I: R3 {) p p4 i( }& e1 U9 Q
( D8 l4 ^/ Y5 T0 D6 ~$ [# c5 o3 @3 w2 q. E: S: d
+ N) u! E8 W& g4 @ D
% V) W0 C5 N; h3 e9 Z
8 q2 B. w" B }. P
8 i- |8 G% o8 [ }2 Q+ A& c& Y: L
9 _2 n2 d* p4 q$ J8 L
u: c/ v, Q8 o1 A
- ~1 L7 _8 s7 {6 ]6 l
7 F- z( x2 K5 H0 J' I
2 P& V, U' o4 ?1 \/ n7 g2 D5 p
8 V6 u. d2 p& f J8 }$ l5 F( N6 _2 E8 P) O/ _2 R# z8 a( r8 ?
# U4 w! h4 p' V6 L' {! Q
o" P6 ?! D h# E5 O5 x" H
$ z9 k+ D" b1 y/ [% [" j4 x
" H6 k* [) F# s
! `/ j, p1 X P) p5 g
5 Y! |! D" |/ h8 q2 q. |" N ?
- U/ H1 ~4 S h, \3 y8 q3 X% I' g$ q
& a: z% [7 l. J$ u9 W
r# X/ H o% m ]: n
1 ]! z& L1 K, f7 ` C# P: f- N* G6 @1 I
9 W# N6 @0 l6 \; N9 L: q2 M
& K0 B9 g/ Y& |1 S
1 |, x8 g7 P* y3 f# Y% f
1 [) A6 w$ I6 L3 \( D" a
/ C8 g! F& `: K1 ?" I1 E: x- G
+ s$ M& T. \) N2 J( e! B& o7 H! I1 d* H' Z2 V7 b! s
3 A" j" `) l X) w% F7 O
) u5 ?4 e8 d, p) g2 l; T( V0 _! M
* p, x* A8 F Z4 H
# \4 X# m# o6 z9 H- s. n
) r `& z9 O! t( h% f7 O, Q x
; ^" e! Y4 |, W- A0 {
/ n6 X1 }% e( ]* d
% M, m& l- D5 S( d5 Q
& \! [8 k6 E" {" I. J7 t; l0 Y8 t1 X# y0 U: v3 x
4 i4 ]2 \% Z% G5 J/ s1 d# F
6 U4 ~3 G4 W( A* r% K4 y/ j, t! [3 j; @0 b; [! S
" _0 U5 L' Q7 K. t' L% T
0 Y0 U# t1 T$ c" @
8 Q5 O6 h3 R/ S% Q
5 |: v1 |. A' C1 m' _* \4 ]$ a( M/ A/ O! {$ g. X
# W2 p) [# q/ |9 T" I. H1 D0 ~- [1 ^. B5 Y. C7 s* K
2 g9 |# {6 C, [, c, H
% f7 G3 y! o/ t h3 z' N+ N2 Z
" ~& F! h( v5 i" ~8 G) X/ Z+ M0 C/ m1 m! s2 K* F1 s6 [3 z4 M
0 X7 a: R+ y( f0 y* \3 u* g: i9 L
) ?) A9 D- ]! z8 o! g
; B6 C. T3 ?6 @& I7 I. m+ ?$ T' [! }- [0 x [
* g9 L) n; t- n' k3 y( F
5 A& u/ Q1 E/ v8 x/ f6 ]3 [& s
3 D; H# n" }# J" v4 T& L n/ S# P& V2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