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这些成语,不该错位使用

[复制链接]
围城 发表于 2016-12-27 13: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本帖最后由 围城 于 2016-12-27 13:30 编辑
0 C9 s2 k% c' A3 ^' Z* d: u: m  u: y, M' X% d: j

1 s! r6 L" z$ K7 }6 M8 T6 Z3 ^0 B
  a) }; G& I: w

成语结构有一定的固定性。有的一旦错位使用,便解释不通。

* `4 C/ e+ T2 `2 Y

阳奉阴违vs阴奉阳违

【错例检索】

◎《阿拉善日报》2016年12月2日《坚定理想信念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文中:干净是每个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对党中央阴奉阳违、思想道德滑坡的干部对党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白城日报》2016年5月5日《增强“五个意识”提升市民素质》文中:只干光明正大的事,不干阴奉阳违的事。

【词语辨析】

词典对“阳奉阴违”的解释是: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根据句意,以上例句中的“阴奉阳违”应为“阳奉阴违”。

【正确用法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2日《以问题为导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文中: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搞收买人心、拉选票,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对中央或上级决策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等等。

8 ^' j5 y1 E& D+ w- ?" x2 `

河清海晏vs海清河晏


3 [" Q8 r) ^' e7 p$ L; I

【错例检索】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10月22日《以长征精神谱写国土资源事业新篇章》文中:枪林弹雨已经远去,海清河晏的建设年代,面对各种利益诱惑。

◎《平凉日报》2016年8月7日《奶奶和爷爷的爱情》文中:如果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

【词语辨析】

词典对“河清海晏”的解释是: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也作“海晏河清”。写作“海清河晏”“河晏海清”都是不正确的。因此,例句中的“海清河晏”可改为“河清海晏”或“海晏河清”。另外,上面第二个例句中的“天下太平”应去掉。

【正确用法】

◎《光明日报》2016年5月23日《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文中:在海内外呈现出河清海晏、和睦万邦的景象。

& t8 j& {2 G! `5 O- L' U

电光石火vs电光火石


- L8 A: L# h' A- B

【错例检索】

◎《文汇报》2016年7月10日《豫园老上海弄里风情夜市开幕》文中:电光火石间,手中道具千变万化,近景魔术的神奇令人拍案叫绝。$ z" J6 X; c* o5 v' v9 G. ^

【词语辨析】

“电光石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电光火石”讲不通。以上例句中“电光火石”应为“电光石火”。

【正确用法】

◎《青年参考》2016年7月6日《汽车智能化敲响了一记警钟》文中:电光石火间,不幸发生了。

4 Q# ]& q  n5 X; p$ S- e. X


  O) t: a8 ~; j9 d% ~

实至名归vs名至实归


- @( B, A; y% ?9 X4 y

【错例检索】

◎《工人日报》2016年7月9日《莫让“游而不学”游离监管之外》文中:然而,现实中,相当数量的“游学”产品,并不能名至实归。3 [; k0 y1 B6 k4 }! [

【词语辨析】

词典对“实至名归”的解释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而“名至实归”则不合事理,解释不通。

【正确用法】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3日《巴西松子不是“巴西松子”》文中:对于中国而言,巴西很多地方都处在地球对跖点上,“遥远”可谓实至名归。

( P& g2 [& E8 |" [% O

唇亡齿寒vs唇寒齿亡

* ]' i# }* r( @  l$ c0 [0 I0 N7 K

【错例检索】

◎《湖南日报》2016年1月22日《双创时代,我们该为城市做点什么》文中:在这新旧年轮交替之际,在这新旧经济分庭抗礼却又唇寒齿亡之际……

【词语辨析】

“唇亡齿寒”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词典对“唇亡齿寒”的解释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而有人生造出“唇寒齿亡”,认为其意思为“嘴唇冷了,牙齿就掉了”,这样的解释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正确用法】

◎《人民日报》2016年7月10日《翰墨载道写风流》文中:刘少奇1951年5月为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题词:唇亡齿寒辅车相依,披发撄冠众志成城。


. C+ U9 f. }6 o; b) ~

正襟危坐vs危襟正坐


, h0 Q- v$ D$ A8 c% `

【错例检索】

◎《湛江晚报》2016年11月20日《书味似茴香》文中:也不一定要危襟正坐。

◎《江海晚报》2016年8月25日《我的休闲时光》文中:不是在书桌旁危襟正坐。

【词语辨析】

词典对“正襟危坐”的解释是: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危坐”是指古人两膝着地、腰伸直而坐,表示严肃恭敬,后泛指端端正正地坐着。而“危襟正坐”则解释不通。因此,以上例句中“危襟正坐”应为“正襟危坐”。

【正确用法】

◎《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9日《一个人,一座城》文中:远远望去,史公身穿官服,正襟危坐。

8 N! D  P+ o  {. a6 [6 n5 E; b


$ {) a1 e5 x/ p5 M# k! ~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vs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错例检索】

◎《法制日报》2016年4月24日《[url=]民俗调处,村寨相连和谐相处[/url]》文中:充分发挥“民俗调处法”优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开展调处工作,最终成功化解。

◎《新民晚报》2016年11月3日《普查最怕“钉子户”》文中:对待那些“钉子户”,除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应依法依规处理。

【词语辨析】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出自孔子《论语》: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就是:用感情来打动别人的心,用道理来使别人明白。如果“情”“理”互换,就不符合“情理”了。因此,例句中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应该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正确用法】

◎《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1日《脱贫攻坚不能只是干部“独角戏”》文中:扶贫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多开屋场院子会,多跟群众交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 [, A: h; d- ]! x; |% i

  

无独有偶vs有独无偶


! j3 D8 C2 E# t1 j& W

【错例检索】

◎《南国都市报》2016年4月7日《猪肉价格上涨市民餐桌“肉紧”》文中:“没办法,谁让现在猪肉这么贵呢。”老板说,成本增加,盒饭的价格也不得不涨。有独无偶,市民李小姐在坡博村内的一间砂锅米线店,发现米线上浇上的肉末也明显变少了。

【词语辨析】

词典对“无独有偶”的解释是: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成对儿,多用于贬义。从字面上讲,“有独无偶”可以理解为仅有一个,但是根据语意,“有独无偶”应改为“无独有偶”。

【正确用法】

◎《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3日《山西小县城疑似传销大集市》文中:无独有偶,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在这个人口只有15万的县城里,各种类似的销售模式打着各种名目不断出现。

  {9 U" n/ w, D+ h' x3 o8 K

席地幕天vs席天幕地


4 |  v9 y3 [% S- n' }) S

【错例检索】

◎《北海日报》2016年6月16日《窗外的绿》文中:他一定是夸张了,荷塘再大,莲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席天幕地的绿。

【词语辨析】

陆游《新辟小园》诗:席地幕天君勿嘲,随宜野蔌与山肴。“席地幕天”是指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卧(坐)。现亦形容在野外工作生活不畏艰难困苦。以“天”作“幕”,以“地”为“席”,符合生活常识的。若“天”“地”置换,“席天幕地”则说不通。

【正确用法】

◎《温州商报》2016年8月21日《树叶盛饭够环保吧》文中:环保到极致,无非席地幕天餐风露宿。



4 i; d' ~0 D) \4 b6 F

呼天抢地vs抢天呼地

! j/ k) G1 N, D( K( z

【错例检索】

◎《江淮时报》2016年9月13日《熊克武巧借地图打胜仗》文中:先有防范的船夫们见势个个跃入水中,不懂得驾船的士兵们抢天呼地。

◎《新商报》2016年5月27日《我们争着怀念杨绛到底是在怀念什么?》文中:苦难临头,在别人早已是抢天呼地的哀号了,在杨绛却始终是淡淡的道来。

【词语辨析】

“呼天抢地”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词典对“呼天抢地”的解释是: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呼地”还可以做到,“抢天”就办不到了。因此,例句中的“抢天呼地”应该为“呼天抢地”。

【正确用法】

◎《四川日报》2016年5月27日《清隽之美》文中:《我们仨》是伤逝、悼亡之作,却绝无呼天抢地,写得收敛、节制。


' D7 T/ o+ }3 G. t9 N$ _% X
& j; W# S6 H6 z& h8 A

5 d0 ]$ B( N5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9粉丝

11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