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是党风的重要表现,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短、实、新”的清新文风,反对“长、空、假”的恶劣文风。他是这样号召全党的,也是身体力行这样做的;担任总书记之前如此,担任总书记之后更是如此,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 \' P. N1 p" z+ P1 h3 x& w( }( i 纵观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不难发现其中四个鲜明特点:. |' c' W# }" M0 Y0 G! A, E
) `; ?0 s+ N6 q. ~& w) Q& Z) C. T# o! P* ?$ `) E
一是论题集中,从不追求“高、大、全”。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发表的重要讲话虽然非常密集,但并不给人留下重复老话套话的印象。因为他每次讲话无不主题集中,切口小,含量大,论述深,新话多。无论是谈论全面深化改革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宏大主题,还是谈论做人、做事、作文、读书这样的具体问题,无不集中论述,从不枝蔓。没有脱离实际人为拔高的所谓“高度”,没有不着边际泛泛而论的所谓“大视野”,没有面面俱到不得要领的所谓“全方位”。这样的文风,其实是对问题把握得准确,对听众读者认知能力的尊重,对自己讲话的充分自信,读起来解渴、痛快、解决实际问题。群众说,总书记的讲话没有“正确的废话、无用的真理”,听得懂,想得清,看得明,读后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 N8 n. ?8 D: f1 z8 P1 k8 [- m ?8 y4 m6 _& o
3 O& q5 i& O3 ~) {2 Z 二是紧扣实际,从不玩弄抽象概念,不拉大架势吓人。总书记虽然生于高干家庭,但成长于乡野,起步于基层,对民间生产生活有深入具体的了解,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有切肤之痛。这使他谈起问题实实在在、切中要害,说起话来通情达理,通民情、接地气,仿佛坐在百姓炕头唠家常。没有佶屈聱牙的生硬概念,没有生拉硬拽的学说体系,更不屑于高高在上板起面孔吓人。说到一些基层干部的问题时,他说“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接着连用25个“有的……”来概括各种问题,比如“有的不关心群众冷暖,责任心不强,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用上网代替上门、用通话代替见面,遇到矛盾绕道走”;甚至把“上班时间斗地主、嗑瓜子、玩手机、逛淘宝”都点到了。同志们说,“总书记那么大的官儿,连某些人上班斗地主、嗑瓜子、玩手机、逛淘宝都知道,真是难以想象,让人警醒!” . }) Y7 N) d" h, d" b% u6 d8 p o/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