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说,请客吃饭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如果放在特定的时间里、特定的对象上,那可能就是一件大事了。最近看到邓宏顺在《北京文学》第5期上发表的小说《饭事》,把这件小事引出的人命案讲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与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的故事情节不算复杂,但心理描写极为到位。整个故事浸透了中国式智慧的悲剧色彩和仕途争斗的透骨凉意。读来令人毛骨悚然。现将故事缩写如下,以飨诸位读者。6 `& y% A7 g2 C/ E0 ~) v |
9 W7 A. J8 H7 l+ A
+ Q, B( N7 ?/ e) y( T/ F1 S8 \
0 ^5 Q. @9 ~5 x: S' d4 w) q, q) f 陈一归是某市国土局局长兼党组书记,由于廉政建设出色,被评为廉政典型,在廉政表彰大会上披红戴花,着实光彩了一番。
2 N0 C* d0 s- ^6 [7 r1 q, Z, Z8 l4 G* g0 z8 F" F& K! h
陈一归知道这是市委书记要提拔重用自己的预兆,市委书记是陈一归的党校同学,这次当选廉政典型也是书记用心之举。陈一归高兴之余,想请一次客。可是在请不请马市长的问题上,他却犯了难。因为在区里搭班子时,马市长当时是书记,为了一个招商项目,两人闹上了矛盾,从此做了死对头。斟酌再三,打定主意不请。这餐饭局十分圆满。他假装给马市长打电话也瞒过了书记等人,不想这事还是让马市长知道了,于是就有了好戏。 Q) g( t& u" i8 s* d) }7 G% P
* L6 o1 F: P- j' v, @4 b7 L7 ~ 本来,饭事算不上什么事,但偏偏不请我一个,那是你陈一归对我还不服气。好,我得给你来几招,把你降服下来。马市长如此一念,使整个故事步入了一环扣一环的恶性发展轨道。
; Y* U' W | t) M" R
& x8 a) k) F1 b 先是书记上调,陈一归一心想补过,低下那颗高昂的头颅,当面邀请马市长出席由他做东的送别书记的饭局,被马市长来了个软钉子吃吃。此谓一擒“孟获”。
7 e* \4 s* m+ W. W: u& M0 @( i& {) s) j; d, R: B
再是在一次大会上,从市长升上来的马书记借题发挥,让陈一归当众站起来,猛批了一通国土局下属某干部的不良行为,让陈局长颜面丢尽。此谓二擒“孟获”。
& x2 z( @! u* J' D V! \5 D$ U7 K$ f- p, u1 `% n" O# K! \
见陈一归自行坐下,知道心中还是不服,马书记于是给国土局派了一个局长,让陈只担任书记。此谓三擒“孟获”。/ |: p; n& @, D0 M; {6 [8 G( d) C
, |5 a% z0 b3 H7 a: v* d& j k% v( y
如此几招下来,陈一归被彻底收服了。为了表示臣服,陈一归到古玩市场买了一幅竹雕插屏送到马书记办公室。那马书记见竹雕品位极高,咨询了北京搞收藏的同学,知道是极品,于是怀疑陈一归是想破釜沉舟、玉石俱焚了。针对陈一归的以卒换车策略,马书记决定以招应招,再来个四擒“孟获”。他想,先让检察院把陈一归压出些问题来,自己再出面把他弄出来,你陈一归还不彻底服输?想不到陈一归在检察院里仔细回想,逐一交待,多少年国土局长当下来,红包礼金居然突破十万大关。这让马书记下不了台,良心也受到了谴责。
! {/ N' \! L# a3 S5 n
7 g3 q: o, Z8 a& P I 在陈一归要被移送到别处去前几天的一个傍晚,马书记看望了陈一归。
2 o3 S. F+ {# a- t" p% X, L2 E+ Z& p9 V+ ?' P, Z
马书记说,你向来智勇过人,我想不到你就这么阴差阳错地也有了今天。- f9 v& B- b4 Y: q3 [2 y
* d' L) w- C) F4 T
陈一归说,马书记,我犯了两次错误,一是小不忍则乱大谋,那次请客不请你是我彻底错了。二是我忘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古训!
$ _/ G* g3 Q `! b3 {" A9 ^) ]' W9 k/ v, Q& _' ^
这个晚上,陈一归要回家一趟。检察院方面想起马书记的关照,居然同意了。陈一归在家里服毒自杀,虽然社会上传言很多,而讣告上的说法是突患心肌梗塞。当然,这样说也是马书记最后冒险拍板的。
6 G" [/ q; V0 Z7 X5 C
8 L; G6 O, I) N) s% `7 Q i* l9 w V4 }5 T5 N# ]* w8 u, v# R
5 r& o( y# O8 ~# C; f+ f4 A 二○○八年六月十四日下午六时十分6 e. z0 `3 K5 O& u% ]7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