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晚间闲来无聊,即兴写了个以第一人称口气的讽刺小品文,冠以《我是怎样当上处长的》标题贴在几个论坛上。目的是以意淫的口气调侃时下一些追逐仕途的市侩现象。由于写的仓促,也没看重其反馈效应。令我吃惊的是,这个帖子在一些论坛上反应强烈。直至我写这个帖子时,有的论坛上仍继续顶那个帖子。是帖子写的好吸引人么?不是!是内容感人点击率高么?也不是!' |% E K' ~3 b6 g) b* ^7 h
q- l- q+ ~! } `* B9 N 到底是什么原因在未知帖子内容前导致对此贴点击的趋之若骛呢?想来想去,大约原因是这个标题吸引眼球把!
5 p# C# X, z c" D5 q+ V- t) k) U" \# w8 g1 X
《我是怎样当上处长的?》——这个标题没有什么修饰词和爆炸词。显然,这个标题中的“怎样 当上 处长”关键词起了作用。就是说,“倾慕仕途”驱使了人们的好奇心而点击的。 }+ j1 x4 H1 M' X
3 a, H7 w: [; k; [ 也许我太“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但想来想去,确实没有再恰当的理由去否定这个判断。; Z, Y4 s' \1 T9 Y- r0 u. j
6 z7 }; c$ p U/ M: \7 E) X6 S
这就同时产生下一个疑问:为什么人们对当官感兴趣呢?
) [- b I9 V/ a' u+ z$ s" C
2 N- O2 _. }8 p 我仔细看了并分析跟贴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种倾向:一种是对文中的“我”的为官行为表示不齿和谴责;第二种是对“我”不齿后又透露出一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复杂心情;第三种就是对“我”的行为表示羡慕和向往,并引申对“我”的仕途高就的敬佩。
$ b" @# L( {) v' V: c- t7 P5 ^9 P) w& t0 `( x
第一种的不齿和谴责应该说是代表当前人们普遍对现存的干部制度弊端的抨击和不满,应该是主流倾向。第二种就值得玩味了,他介于第一和第三种情绪之间,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当前“为官”途径的的暧昧心理。这种心态的存在还是有道理的。关键是第三种倾向,人数不多却令我哭笑不得——起码我的帖子连小学水平的孩子都能读懂的纯属虚构的故事,怎么能把贴中的“我”与写贴的我同等“相对像”呢?& \! H) ^$ W& `9 u$ Y+ j' y
$ c6 C+ Q; E) _% Q 这两天我收到两封E-meil,都是向我请教如何升迁的经验。这里不妨列出一封让大家见识见识(对方姓隐去):
! {; N4 p+ e+ ~3 \% S9 \: L5 j4 F- F6 L, g: m: R! B: j
您好,毛处长。请原谅我冒昧的给您写信。我是看了您在新华网上的文章后,感觉您是一位非常有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同时事业非常成功的人,所以想向您求教和学习。1 N* P8 H& [: O7 C# Q. V9 o2 Q
5 W$ v9 N, B3 Q' V! o& S& y; c 首先我想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和您的经历一样,也是在机关中工作,但目前还是事业编制,很渴望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但是由于自身工作经验的匮乏,工作能力的不足,至今也没有在工作上取得什么成绩,就更别谈什么进步了。通过阅读您的文章,感觉您在机关工作中,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一定有您独到的经验和做法,所以恳请您能够对我进行帮助,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
' P; a8 p( Y! T- s" b! c' P此致& f" G& N0 {7 S" E$ d. D% C4 `
敬礼
* ~- c V# F9 [- k+ B 学生:小Y( w- N5 [8 O/ c0 y: R
/ F! d& @6 J) g 这封信我看了笑不出声来,简直有要哭的感觉。看来这位大学生同学涉世经验很浅,单纯幼稚(他把我与贴中的“我”划了等号)。如此经验和辨别能力连起码的事物都分辨不清,就是当上官恐怕也是马大哈一个。我这里没有谴责和嘲笑这位朋友的意思,只是感到悲哀——我们的干部制度的弊端和一些人追逐仕途的迫切心情,竟被我一篇漫不经意的杂文“忽悠”的如此苍白,苍白的让我连笑和哭气力都没有了。7 D7 p! U5 O) l3 @' [
1 L7 u, N+ ~) }$ C( T8 F2 } 由此我联想前不久国家和各地招聘公务员全国掀起“超热风”现象。人们对这种现象谴责多于赞扬在理论上虽然是成立的,但现实的残酷——特别是我们的干部用人制度的弊端,以及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多元公平的均等竞争择业制度(或者说没有第二种值得羡慕的职业选择),逼迫我们的莘莘学子不得不对“旱涝保收”吃皇粮后顾无虞的“仕途”趋之若骛。此刻,这种 “赶考公务员热”又凸现其“务实”的合理性。换言之,用人制度实质上的绝对不合理性,直接导致人们追逐仕途的表象上的相对合理性。
. i K2 L4 _7 M9 u& Y3 h- L# x: J* U: c) v
因此,在人们对仕途风气和个人升迁问题普遍的关注,反映的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表现出人们对仕途的特权专利、实惠好处、巧取豪夺等独断情景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陷于崇仰和追逐权力、待遇和声誉的传统光宗耀祖的“怪圈”的恶争中不能自拔。此刻,我们是否更有理由拷问我们今天改革的诸多失误,以及我们传统教育的不实在?!
# A& J) W7 w# m; J$ S+ R
6 F0 X7 ^/ X' X 升官发财,是人类特别是男人事业成就感的本能象征和趋向。问题是这个官如何去争,这个钱如何去挣。是踏着别人的切身利益不择手段去争官,还是盘剥他人的血汗权益昧着良心去挣钱?这是关键!
1 P( M. j$ B) ?+ l; }; I# n6 @7 K/ [8 f9 v& N8 r: R
现在“官经”、“权术经”、“厚黑学”和“关系学”盛行,“公仆”们的个人收益肥的流油让人眼红,我对仕途迎奉追逐趋炎附势现象并不陌生,我暂且叫它“准仕途病”。这种“准仕途病”是真正仕途病即帕金森定律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因为这种盼官心理一旦得逞,就会使这些仕途后继者比先前在位者更加变本加厉的“巧取豪夺”,而不是“公仆”、“人民勤务员”的高调宗旨。这种趋官势头必然会是“你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仕途特权的攀比和妒忌周期率的反映。这种轮回只能是仕途的“对上级、对自己”负责结局,此刻,人们完全坠成权力和专制的附庸和奴仆。当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不择手段拼命往仕途里钻时,再砸味这种古来有之愈演愈烈的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也就丝毫不会感到奇怪了。% D9 s3 b2 e$ V% T3 ^2 Q* l
, |- Z( G! r7 h% Y 为官干什么?我想所有“公仆”都会在理论上给我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历史上有个七品芝麻官,曾发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感慨。一个封建小官吏尚且如此,再看看某些当今代表先进并自诩“公仆”的官员干着卑鄙勾当仍喊着动听口号的蹩脚表现,只能让人感到其“既当婊子又立牌坊”滑稽二花脸上再涂抹一层令人厌恶的油彩而已。
$ F6 \- {* X$ v! g# l- E$ f% ~! Q& n8 x' z2 I' D. I
顺便在这里说明一下,我那“处长”帖子纯属虚构的故事。贴中的“我”不是现实中的我。我现在也不是什么处长。我的年龄可以当贴中“我”的长辈,是一个再过两三年就要“法定”退休的老家伙。现实中的我也不是贴中“我”那德行,而是一个有点清高并“抗上”性格、在个人权力和个性自由两者间我宁可吃亏选择后者的人。我的成就感就是学习、勤奋加一点个人“才气”所然;我的幸福感就是个人、家庭健康幸福的知足常乐。(呵呵。有点解释多余。无奈啊。因有些多朋友正在向我“索取”仕途经验哩!)
- k$ D/ S4 T4 [. Y' p
# E6 m0 B& k. y4 u' L% u) q( B3 q 向青年朋友进一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自身价值取向应多元化选择,不必非在仕途“这棵树上吊死”(尽管现实环境有些苛刻不近人意)。更奉劝那些立志“仕途”一番作为的朋友,传统沿袭下来的仕途是一个大染缸,如果不能做到洁身自好、坚持良心道德和法律准则,势必有一天也会变成势利小人和奸佞的——或许那些“进局子挨枪子”的贪官前辈正在向你招手呢? ■毛牧青6 w" I7 j1 m* }; G9 R! b8 U- s
; m3 j- d8 S% b; h 转载完啦,大家别误会,不是我写的,感觉好从网络上转载来,感谢所有送“稿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