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世间百态。人在职场避免不了要与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在一个工作环境里,个性禀赋、道德修养、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方面相同的、相似的、相反的,无论是喜欢、讨厌,还是欣赏、敬佩,都不会是自己主观意志所抉择的。6 Z% k, K V0 z, [4 G1 A5 h
7 o* |& }; w( E6 e
如果,你时运不佳,碰到一个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上司,因为他唯我独尊、自命不凡,而压抑了你的才智,也不要怨气丛生,彷徨气馁。历史地看,刚愎自用的人都有一些弱点,只要注意研究,洞察其性,洞悉其心,就能沉着应对。
& u; q: r ? ~) Y7 \+ `4 W! o" t5 w+ d
刚愎自用的人在工作上主要有四种表现:一是胸襟狭窄,很难容下不同意见;二是自我中心,喜欢处处标榜自己;三是目中无人,轻视圈子里的优秀人才;四是骄傲自大,属无大智大才大德之人。% C% ]7 ^ q$ T( W6 R& X7 Y$ O5 d
0 C7 r; x$ u' Z4 t. ~9 E
回望五千年历史长河,历朝历代不乏刚愎自用之人。下面,就从我心意之人--关羽说起,共同品品其中味道。+ L* P( T8 |. c5 C) A- {7 C5 u
( @1 Z- P5 T! A% \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东临猗西南),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后代统治者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7 R s) v; l6 J' A( x1 K5 M3 e8 \( D8 [; w* N/ g8 \
关羽一生可谓轰轰烈烈,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振华夏,军事成就令人景仰,但最后败走麦城,悲剧性的宿命没有逃脱。究其根源,刚愎性格伴随其一生。我们一一细述,首先,傲慢同事。公元219年,刘备称王汉中,任命关羽为前将军,与此同时,关羽听说老将黄忠也被任命为前将军,气愤地说:“大丈夫不能与一个老兵为伍”,不肯接受任命。后经司马费诗劝说知错而改,然看不起同事的傲慢态度令人生厌。其次,轻视对手。关羽北伐曹操,水淹七军,大获全胜后,更加傲气冲天,目中无人。此时曹操一面准备迁都,避其锋芒;一面派使者游说东吴袭荆州。孙权早有夺回荆州之意,便东吴上下深知关羽荆州兵马整肃,沿江有烽火台之备,急功难成。孙权便接受了陆逊提出的“利用关羽刚愎性格”的建议,陆逊言:“云长自以为英雄,料天下无敌,唯一忧虑东吴的是吕蒙将军。如吕蒙将军装病在家,让他人代其职。再以卑微之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关必撤荆州守兵,以攻樊城。到时,荆州空虚,尽在掌握之中”。关羽接见东吴信使后仰面大笑,“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遂防东吴之心松懈,将兵力调出集中对会曹操。) A9 x$ z8 i- c* E, R& t; Y9 X4 b
( _( W6 Z/ o8 u3 ^第三,一意孤行。关羽失荆州、败徐晃,走投无路,退守麦城。然麦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只得逃亡西川,走西川有两条路,一是大路,一是小路,皆通西川。王甫力荐走大路,怕小路有埋伏,此时的关羽仍趾高气扬、一意孤行,“虽有埋伏,我何惧哉!”然小路伏兵重重,终因吴兵阻截,逃往临沮,行至决石地方,被绊马索绊倒后遭捉。
: B4 ]3 G' }0 g- d* {2 w% `% t* m% }0 f
写到此处,不难看出,再伟大的人物,刚愎性格的结局,一般都是悲剧性的。如战国赵括,西楚项羽,皆是此类人物。% e' K8 E$ ], }4 u8 [
0 I: o9 g7 [- @" J; N& w6 u' w; g. w 现在我们跳出历史视角,转向当代,身在职场,那该如何应对刚愎自用的上司呢,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 @: c* u+ b9 J% c8 P
$ y: B0 L. ]+ T 第一,要主动示弱,以骄其心。凡事推功揽过,表白自我的弱处、不足,表达对其德、才、智的赞赏,让自己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满足上司的尊荣之心。
8 C b2 g1 ^. G. A$ h3 `. f- c1 s8 F+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