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 [ n* t# E+ m三是重与轻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无非四种:举重若重,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举轻若轻。“举”字后的“重”和“轻”,表明的是一个事物本身的重要程度,或是任务的对象属性。“若”字后的“重”与“轻”,则是我们采取的态度、方式。例如,领导关心和交办的事情,涉及单位中心任务和发展方向的事情,办公室自然要举重若重;又如,尽管是一件小事,但涉及整个单位某个领域的运转,我们要举轻若重,尽心尽力;再如,有时我们可以对领导交办的事情举重若轻,但真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准确把握领导指示精神的实质,把握好工作的方向。对上,我们更多时候要采取举重若重、举轻若重的态度,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下,我们往往要采取举重若轻、举轻若轻的态度,使用科学的方法,让下面的同志更有节奏开展工作。但是,重也好,情也罢,都是建立在科学判断、科学工作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头重脚轻,就会不知轻重,就会造成工作的失误。% d. J. Q* t( G$ z. Y w
8 Y9 E: t$ T, F/ E7 D9 B四是繁与简的关系。在处理繁杂的政务和事物时,有时只要我们抓住那至关重要的一环,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但是,准确抓住这一环又谈何容易?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公司请来德国电机专家施坦敏次帮忙。只见他看看转转、写写算算,两天后用粉笔在电机上画了一道线,让工厂技术人员把此处线圈减少了16匝,电机果然正常运转了。事后施坦敏次向福特公司索要1万美元的酬金。人们议论纷纷,画一条线值1万美金?施坦敏次会议,随即在收款单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由此可知,如果没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没有扎实的前期工作,是不可能画上那至关重要的一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注重思考总结,保持韧劲钻劲,发扬“踏破铁鞋”的精神,以日积月累之功,达水到渠成之效。 ' i7 `2 a9 |4 C! E" X " [' L1 G: S" `1 h五是动与静的关系。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也是办公室工作的两种状态。苏州紫金庵有一尊名为“静坐”的罗汉塑像。这尊罗汉脸部和全身上下的肌肉都是松弛的,唯有半闭的眼睛是紧张的,仿佛正在集中精力就某一禅理冥思苦想。这尊“静坐”罗汉正是以他寓动于静,静中有动的造型闻名于世。在这里,“静”能让“动”更加鲜明,“动”可以使“静”更富张力。办公室的工作同样如此,我们既有汇集力量、多干快上的“大动作”,也有润物无声、柴米油盐的“小细节”。这就要求我们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冲的靠前,能打硬仗,能打胜仗;日常工作沉得下来,静得下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对每一件事。如果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做到“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那么这就是一支精干的队伍,办公室工作就能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达到动静结合的完美状态。" [. i5 i* [0 R1 E' E/ L# G+ P5 Y. \# K
! v. N& d" x; a$ H6 R& _
六是刚与柔的关系。刚与柔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是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体,刚能制柔,柔能克刚。很多时候,刚即柔,柔即刚,水滴石穿,风摧山崩就是例证。办公室工作要做到刚柔兼济,运用自如,必须把握好刚与柔的度。例如,在落实领导要求和中心任务时,一方面要雷厉风行,扎实推进,以敏捷和刚毅的作风面对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又要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考虑周详,耐心柔和,积极稳妥地解决矛盾和困难。办公室是单位的总枢纽、水龙头,要与各个方面打交道,因此态度要温和,要与人为善,要让人信服,要解决问题,但一直要坚定,规矩不能变,制度不能改,原则不能退。只有刚得适时,柔得适当,刚与柔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b* e7 m0 Q0 j5 D.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