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 R2 R: v5 s: p, x& {: E
( o7 u: i& a* n8 H+ v( l问下公文标题中可以使用哪些标点符号?6 I( q6 Q7 ^1 N, s4 N3 W
& y9 I+ m, ?# T3 `) n9 `3 n
老秘观点:
1 H3 r# F9 o9 o' K2 v8 x4 T, V. m7 u& B
按照公文法规的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这一规定,对于规范、简化公文标题,无疑是必要的。但从辨证的角度来讲,有“一般”就会有“特殊”。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公文标题中仍然需要使用标点符号: 9 R- p/ R( U e
" i5 x& ]8 J }一是当公文标题中出现缩略语以及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时,要用引号。例如《民政部、总政治部关于纪念“双拥”活动四十周年,开展春节“双拥”活动的报告》,其中“双拥”系“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采用引号予以标明,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如果使用全称,即会使原已较长的标题变得更加杂乱;再如《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关于全国第五次“质量月”活动安排意见的报告的通知》,其中“质量月”属于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也需要用引号予以标示,以示强调。 ! ~4 K& K1 ?+ R. M* s3 w5 u
) l# X7 i9 A% V$ b0 C二是当公文标题或者标题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注释或说明时,要用括号。公文标题中使用括号有两种情况:一是括号里的内容是对整个公文标题的注释或说明,它与标题同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在此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不能将括号里的内容写在书名号之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试行)》;另一种是括号里的内容是对标题中某一部分的注释或说明,例如《关于宽大释放全部在押的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县团以下)的决定》,其中“(县团以下)”是对前面“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级别范围的限定,如不用括号予以标注,就会造成表意上的混乱。* o# E, v&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