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讨论,总是不绝于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强调,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我省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对此也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与思考。 5 P" D; z P, v7 k3 Q
大创业―― 3 Z) a; w/ Z, b8 _' J
时代必然就业所需 ) R! m% O! K/ P
“10年代,中国开始迈进真正的大创业时代。”
+ q. Y" k$ x$ M 今天上午,徐冠巨委员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的“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集体采访时,向国内外媒体记者坦承,关注就业问题,首先需要关注创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一个社会的创业者越多,生产要素组合就越丰富、越活跃,就业也就越容易,这就是“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的倍增效应。
( A* {8 R6 L( ?: }9 X# U C6 i 徐冠巨委员认为,如今,大力鼓励全民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而这又是一条能发挥就业倍增效应、改变民生现状、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出路。 ! [4 ^! p7 a E, z P% P) d
对此,很多委员表示赞同。李立新委员说:“如果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成为产业主流,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 q. y/ R% }5 g" b2 K 大视野――
, C! g' i3 U2 X9 j" K" U# ^/ d- ^ 长远眼光未来准备 . B+ y9 A; A4 B: S1 H
徐冠巨委员认为,适应大创业时代,首先要有大视野,认清“小与大”、“近与远”的关系。 - \) x" d! ~' p1 Y) I
“小企业解决大就业”。“如果全国每年诞生200万家企业,每个企业只需解决10人就业,那么就能解决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如浙江,75%的GDP是中小企业创造的,90%的就业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促进就业和民生保障问题。” ' I/ [9 ^+ [3 Z+ D# l; A
“小期望为了大将来”。不少委员指出,大学生降低期望值,到中小企业、基层去,创业空间反而更大、创业前景反而更好。
- L$ X* b0 M# J N& T/ y& e 大转变――
, c: V, s1 h% M/ k2 K" k" W 理念革新科学发展
0 y, V8 N+ @# |) \ “大学生就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或缺。” 4 w$ f2 j% N6 S. b4 D- {& d* D- c
接受采访的委员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切实转变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和引导企业发挥好就业的主体作用。 6 [" i8 Z% I- i, b$ B- o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福音。”徐冠巨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应着力帮助、引导中小民营企业求生存、谋发展、促转型、保就业。 , O2 J% L5 F# Y2 \0 n8 X
王建沂委员建议,即使已经走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也应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储备,以及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重视对大学生的招收、引导和培育。 . C7 U7 _8 V c. M0 t) S- d6 R
胡成中委员则建议,建立高校与民企的信息对接机制和网络沟通平台,如设立全国性的民企高校招聘网,拓宽大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定期发布全国民营企业用工信息和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帮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 |